(专业负责人:谢润姿 教研室主任:王佳婷 系主任:李汉潮 )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就业面向
(一)主要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
(二)发展岗位:儿童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者、早期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小学音乐、美术教师等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服务于幼儿教育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较高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自我发展能力。
(3)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知识要求:
(1)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系统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学前儿童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有效地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有1—2门专长。
(3)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3.能力要求:
(1)具备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学基本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保教工作的基本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具备组织儿童活动的能力。
四、职业证书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证书一览表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证部门 |
等级基本要求 |
备注 |
1 |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
相关部门 |
B级 |
达到相关水平 |
2 |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 |
相关部门 |
一级 |
3 |
普通话水平测试 |
相关部门 |
二级乙等 |
毕业前通过 |
4 |
教师资格证 |
相关部门 |
幼儿教师资格 |
毕业前通过 |
五、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基本素质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136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等。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等内容,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问题,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2.大学英语(136学时)
讲授《大学英语》基本内容,主要分为读写和听说两大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增强和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第二学期中的18学时为《幼儿英语听说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3.计算机应用基础(54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计算机实用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教学中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用微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国家一级水平考试。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局域网和Internet的应用、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病毒防治等。
4.体育(68学时)
通过体育基本理论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和能力。
5.大学语文(32学时)
讲授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6. 就业指导(16学时)
讲授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及就业必备的素质条件和能力。
(二)职业能力课程
1.学前教育学(5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教育与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幼儿园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学前心理学(5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的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学前儿童游戏(32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学前儿童游戏有关原理、结构和实践操作、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可操作的原理和经验,尤其是教师在游戏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游戏的策略和方法。
4.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3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意义、方法与记录、学前儿童行为分析以及观察在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及社会交往行为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与分析儿童行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5.幼儿舞蹈及编排(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括舞蹈基础理论、基础训练、幼儿舞蹈创编、舞蹈欣赏等四个部分。通过学习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动作特征、舞姿特点和基本风格,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扩大舞蹈眼界,提高表现力,为今后的教学、表演、创编打下良好的基础。
6.乐理与视唱练耳基础(104学时)
本课程系统地讲述从音的产生、五线谱、简谱、音符和休止符到音程、和弦、西洋调式和民族调式等基础知识。视唱采用了首调唱名法,有利于调式感、主音感的建立,有利于尽快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练耳从听音模唱入手,首先建立音高概念,逐步形成音与音之间的听觉记忆,通过听记单音、音组、节奏、旋律和音程、和弦等,从而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7.键盘乐器基础(17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演奏的基本常识和演奏的技能训练两方面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让学生通过键盘乐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幼教工作中键盘乐器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演奏技能从边弹边唱、即兴伴奏、移调以及相互配合等综合应用能力上体现出来。
8.美术基础与技能(14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素描、简笔画、卡通画、装饰画、中国画、色彩知识、幼儿园装饰环境创设等基本知识和技法及步骤。
9.幼儿园组织与管理(3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规律,学会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问题。
10.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32学时)
本课程系统讲述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训练方法,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通过范例分析、训练材料、思考和练习,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和训练相结合,以提高未来的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
11.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48学时)
本课程通过加强在理论指导下的模拟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完整、较熟练地进行方案设计,组织有质量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
(三)素质拓展课程
1.专业选修课
根据强化相关主干课程所涉技能的需要和让学生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时代热点问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出幼儿文学与写作、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幼儿卫生与保育、学前营养学、童声合唱与指挥、特殊教育概论、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少儿经典导读等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开在第三到第六学期,要求每生四学期所选课程不少于五门,10个学分。
2.全校公选课
全校性公选课程是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要求每生所选的全部公选课程不少于三门。
(四)附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分解与分析
职业素质、能力 |
支撑知识 |
支撑课程 |
实践教学项目 |
基本素质与能力 |
科学基本素质与能力 |
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知识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计算机基本操作 |
人文基本素质与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问题。 |
政治理论课 |
社会调查与实践 |
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形势教育 |
军训、军事理论 |
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 |
大学语文 |
阅读与写作训练 |
能阅读一般难度的英文专业资料,译文准确达意;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 |
普通话、写作、英语 |
写作训练 演讲比赛 |
基本的体育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一定的音乐、美术、戏曲文艺鉴赏能力 |
美育、体育 |
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 |
专业素质与能力 |
科学基本素质与能力 |
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
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写字、思维训练 |
各课程的课内外实践 |
课堂教学素质与能力 |
组织幼儿教学与活动的基本技能 |
美术基础与技能、乐理与视唱练耳基础、幼儿舞蹈及编排、键盘乐器基础、声乐基础、幼儿园实用手工、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 |
课程实习与顶岗实习 |
拓展素质与能力 |
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 |
进行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毕业设计 |
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能力 |
社会调查与野外考察的方法及原则 |
|
课外实习 |
六、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别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时 分配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考 试 |
考 查 |
理 论 |
实 践 |
总 计 |
16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6周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基本素质 课 |
1 |
基础/廉洁修身 ⑴ |
√ |
|
36 |
20 |
56 |
2 |
2 |
2 |
2 |
|
|
|
|
|
|
|
|
2 |
概论 ⑵ |
√ |
|
40 |
24 |
64 |
|
|
|
|
2 |
2 |
2 |
2 |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 |
|
8 |
8 |
16 |
2学分,1-4学期各4学时 |
4 |
体育 |
√ |
|
0 |
68 |
68 |
2 |
2 |
2 |
2 |
|
|
|
|
|
|
|
|
5 |
大学英语 |
√ |
|
|
|
136 |
4 |
4 |
4 |
4 |
|
|
|
|
|
|
|
|
6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
18 |
36 |
54 |
|
|
3 |
3 |
|
|
|
|
|
|
|
|
7 |
大学语文 |
√ |
|
32 |
0 |
32 |
2 |
2 |
|
|
|
|
|
|
|
|
|
|
8 |
就业指导 |
|
√ |
36 |
0 |
36 |
|
|
|
|
2 |
2 |
|
|
|
|
|
|
9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18 |
0 |
18 |
1 |
1 |
|
|
|
|
|
|
|
|
|
|
职业能力课 |
10 |
学前心理学 |
√ |
|
36 |
18 |
54 |
|
|
|
|
3 |
3 |
|
|
|
|
|
|
11 |
学前教育学 |
√ |
|
36 |
18 |
54 |
|
|
|
|
|
|
3 |
3 |
|
|
|
|
12 |
美术基础与技能 |
|
√ |
20 |
120 |
140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13 |
乐理与视唱练耳基础 |
|
√ |
24 |
54 |
78 |
2 |
2 |
2 |
2 |
|
|
|
|
|
|
|
|
14 |
幼儿舞蹈及编排 |
|
√ |
24 |
48 |
72 |
|
|
2 |
2 |
2 |
2 |
|
|
|
|
|
|
15 |
键盘乐器基础 |
|
√ |
30 |
176 |
206 |
2 |
2 |
4 |
4 |
4 |
4 |
2 |
2 |
2 |
2 |
|
|
16 |
声乐基础 |
|
√ |
24 |
48 |
72 |
|
|
2 |
2 |
2 |
2 |
|
|
|
|
|
|
17 |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
√ |
|
12 |
24 |
36 |
|
|
|
|
|
|
2 |
2 |
|
|
|
|
18 |
学前儿童游戏 |
|
√ |
12 |
20 |
32 |
2 |
2 |
|
|
|
|
|
|
|
|
|
|
19 |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 |
|
√ |
16 |
16 |
32 |
2 |
2 |
|
|
|
|
|
|
|
|
|
|
20 |
写字 |
|
√ |
12 |
24 |
36 |
|
|
2 |
2 |
|
|
|
|
|
|
|
|
21 |
课程与教学法 |
√ |
|
18 |
18 |
36 |
|
|
|
|
|
|
2 |
2 |
|
|
|
|
22 |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
|
√ |
16 |
32 |
48 |
|
|
|
|
|
|
3 |
3 |
|
|
|
|
23 |
幼儿园实用手工 |
|
√ |
12 |
24 |
36 |
|
|
|
|
2 |
2 |
2 |
2 |
|
|
|
|
24 |
教师礼仪 |
|
√ |
16 |
20 |
36 |
|
|
|
|
2 |
2 |
|
|
|
|
|
|
25 |
课件制作 |
|
√ |
16 |
20 |
36 |
|
|
2 |
2 |
|
|
|
|
|
|
|
|
26 |
幼儿英语听说教学 |
√ |
|
16 |
20 |
36 |
|
|
|
|
2 |
2 |
|
|
|
|
|
|
素质拓展课 |
27 |
幼儿卫生与保育 |
|
|
12 |
24 |
36 |
|
|
|
|
|
|
2 |
2 |
|
|
|
|
28 |
儿童趣味数学 |
√ |
|
24 |
12 |
36 |
|
|
|
|
2 |
2 |
|
|
|
|
|
|
29 |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
|
√ |
24 |
12 |
36 |
|
|
|
|
|
|
2 |
2 |
|
|
|
|
30 |
童声合唱与指挥 |
|
√ |
12 |
24 |
36 |
|
|
|
|
|
|
2 |
2 |
|
|
|
|
31 |
特殊教育概论 |
|
√ |
16 |
20 |
36 |
|
|
|
|
|
|
2 |
2 |
|
|
|
|
32 |
蒙台梭利教学法 |
|
√ |
16 |
20 |
36 |
|
|
|
|
|
|
|
|
2 |
2 |
|
|
33 |
幼儿经典绘本导读 |
|
√ |
10 |
26 |
36 |
|
|
|
|
|
|
|
|
2 |
2 |
|
|
34 |
幼儿经典导读 |
|
√ |
16 |
20 |
36 |
|
|
|
|
|
|
|
|
2 |
2 |
|
|
35 |
自然科学基础 |
|
√ |
16 |
20 |
36 |
|
|
|
|
|
|
|
|
2 |
2 |
|
|
36 |
社会科学基础 |
|
√ |
16 |
20 |
36 |
|
|
|
|
|
|
|
|
2 |
2 |
|
|
37 |
幼儿文学写作 |
|
√ |
16 |
20 |
36 |
|
|
|
|
|
|
|
|
2 |
2 |
|
|
38 |
中国传统文化 |
|
√ |
16 |
20 |
36 |
|
|
|
|
|
|
|
|
2 |
2 |
|
|
27—38为专业选修课 |
每生要选20学分,共360学时 |
公共选修课 |
每生应选3学分,共54学时 |
合 计 |
|
|
710 |
1170 |
2148 |
22 |
22 |
24 |
24 |
23 |
23 |
24 |
24 |
16 |
16 |
|
|
备注:⑴“基础”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廉洁修身”合并开设。
⑵“概论”是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七、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应突出产学结合特色,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实践课程体系主要由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实践等组成。
1、基本技能训练
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更好地理解,每学期都根据所学课程相应安排一定学时实践训练。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之后,进行一定实践训练,组织到校外幼儿园基地参加教学实践或听课,提高学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兴趣。
2、职业技能训练
(1)课程与教学法(36学时)
主要讲述幼儿园教学的任务、特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幼儿教师的素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教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运用各种方法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
(2)教师职业技能训练(264学时)
主要对学生进行三笔字、教师口语、课件制作、幼儿园活动设计等方面的训练,使其成为紧跟时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职业综合社会实践
教育实习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全面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人才规格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得到从教技能与素质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从而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附:综合实践课程安排表
序 号 |
实践项目 |
周 数 |
学 时 |
时间安排 |
实践地点 |
备注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校外 |
校内 |
1 |
入学教育 |
1 |
18 |
√ |
|
|
|
|
|
|
√ |
|
2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1 |
18 |
√ |
|
|
|
|
|
|
√ |
|
3 |
创新创业教育 |
1 |
18 |
|
√ |
|
|
|
|
|
√ |
|
4 |
社会实践 |
2 |
36 |
|
|
|
|
|
√ |
√ |
|
暑假进行 |
5 |
教育见习、实习(师范) |
34 |
612 |
|
|
|
|
|
√ |
√ |
|
|
6 |
毕业设计(论文)或毕业作业 |
4 |
72 |
|
|
|
|
√ |
|
|
√ |
|
7 |
课内实践时数 |
53 |
912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96 |
1686 |
|
|
|
|
|
|
|
|
|
八、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学时 |
学分 |
占总学时 百分比 |
备注 |
基本素质课 |
理论课 |
188 |
344 |
17 |
13.28% |
公共必修课 |
实践课 |
156 |
职业能力课 |
理论课 |
340 |
1040 |
57 |
40.15% |
专业必修课 |
实践课 |
700 |
素质拓展课 |
理论课 |
194 |
432 |
24 |
16.67% |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
实践课 |
238 |
综合实践课 |
入学教育 |
18 |
1 |
29.88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18 |
1 |
|
社会实践 |
36 |
2 |
|
创新创业教育 |
18 |
1 |
|
教育见习、实习\专业实习 |
612 |
38 |
|
毕业设计(论文)或毕业作业 |
72 |
4 |
|
合 计 |
2590 |
145 |
100% |
|
注:实践课程总学时为: 1868 学时,占总学时的72.12%。
九、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本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二)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基二[20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