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负责人:黄斌斌 教研室主任:黄斌斌 系主任:李汉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就业面向
(一)主要职业岗位:中小学美术教师、企事业宣传部门宣传人员。
(二)发展岗位:政府机关、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初中美术教学能力及美术创作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具有良好的气质和良好的社交、沟通、协调能力。
(3)具有较好文学艺术修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责任感;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
(5)掌握现代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
(6)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政治、计算机、中文、外语、教育原理等),
(2)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美术学、美术史、艺术概论、教育学等),掌握一定美术创作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3)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动态,拓展专业面。
(4)掌握一门外语,英语水平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所规定的等级。
(5)掌握计算机应用、操作知识,计算机应用水平达到一级。
能力要求
(1)具有从事初级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
(2)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美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美术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
(4)具有策划、组织、实施学校美术活动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职业证书
美术教育专业职业证书一览表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证部门 |
等级基本要求 |
备注 |
1 |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
相关部门 |
B级 |
达到相关水平 |
2 |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 |
相关部门 |
一级 |
3 |
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 |
相关部门 |
二级乙等 |
|
4 |
教师资格证 |
相关部门 |
|
|
五、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基本素质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136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等。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等内容,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问题,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2、大学英语(136学时/108学时)
讲授《大学英语》基本内容,主要分为读写和听说两大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增强和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3、计算机应用基础(54学时/48学时)
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计算机实用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教学中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用微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国家一级水平考试。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局域网和Internet的应用、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病毒防治等。
4、体育(68学时)
通过体育基本理论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和能力。
5、大学语文(36学时/32学时)
讲授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6、心理学(54学时)
主要讲授有关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热爱青少年,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其自我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7、教育学(54学时)
讲授《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理解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教育科学,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8、就业指导(16学时)
讲授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及就业必备的素质条件和能力。
(二)职业能力课程
1、艺术概论(36课时)
通过讲授艺术概论课程,使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质、形态、发生及发展,了解艺术以及艺术家的社会价值,掌握艺术创造的规律。认识艺术鉴赏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2、中国美术史(32课时)
通过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正确认识我国美术的发展方向,认识当代美术潮流、美术发展趋势和价值,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继承发展中国特色的美术事业。
3、西方美术史(36课时)
通过讲授《西方美术史》课程,使学生了解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正确认识西方美术的发展方向。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学术演变,可使我们开阔眼界,无论对我们的专业学习,还是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都会有所助益。
4、素描(420课时)
主要讲授素描概念、透视、结构、造型、构图、调子、质感等基础知识,通过写生练习,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要领,具备静物、风景、人像写生的基本能力。
5、色彩(420课时)
主要讲授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的透视、性格、调性等基础知识,讲授水彩、水粉画的基本知识,通过写生练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要领,具备静物、风景、人像写生的基本能力。
6、国画(108课时)
主要讲授国画的基本特性,工具材料、画科分类和创作模式,示范基本技法。通过花鸟、山水、人物、写生等的教学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国画的基本要领,初步具备创作能力。
7、书法(72课时)
主要讲授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书法的基本特性、工具材料、书体特征和创作模式,示范用笔基本技法。通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的教学和临摹练习,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要领,熟悉一两种字体的书写技能,初步具备创作能力。
8、中学美术教学法(36课时)
通过讲授美术教学法,使学生了解中学美术教学特点、规律、方法。结合教育实习,锻炼学生的美术教学能力。
9、教师技能训练(32课时)
教师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
10、专业选项课(144课时)
学生通过大一,大二两年的专业学习,在所学专业课程中选择一门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创作。
(三)素质拓展课程
1、专业选修课
(1)基础构成
(2)摄影
(3)电脑设计基础课
根据强化相关主干课程所涉技能需要和让学生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相近专业的特性。专业选修课开在第三到第六学期,要求每生四学期所选课程不少于三门。
2、全校公选课
全校性公选课程是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要求每生所选的全部公选课程不少于三门。
(四)附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分解与分析
职业素质、能力 |
支撑知识 |
支撑课程 |
实践教学项目 |
基本素质与能力 |
科学基本素质与能力 |
计算能力 |
数学 |
|
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知识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计算机基本操作 |
人文基本素质与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问题。 |
政治理论课 |
社会调查与实践 |
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教育 |
军训、军事理论 |
汉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与理解、写作知识 |
大学语文 |
|
能阅读一般难度的英文专业资料,译文准确达意;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 |
普通话、写作、演讲学、英语 |
写作训练、演讲比赛 |
基本的体育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一定的音乐、美术、戏曲文艺鉴赏能力 |
美育、体育 |
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 |
专业素质与能力 |
美术基本素质与能力 |
美术理论知识与美术实践课的锻炼 |
美术史、美术基本理论 |
素描、色彩、国画、书法写生等 |
教育基本素质与能力 |
美术教学规律与实践 |
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育学 |
教学实习 |
拓展素质与能力 |
美术创作能力 |
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创作规律 |
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 |
美术创作 |
美术活动能力 |
培养学生组织美术活动的能力 |
中学美术教学法 |
写生、美术展览 |
教学科研能力 |
培养学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 |
教育学、艺术概论等 |
论文、作业 |
六、教学进程表(三年制)
课程类别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时 分配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考 试 |
考 查 |
理 论 |
实 践 |
总 计 |
16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6周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时 |
基本素质 课 |
1 |
基础/廉洁修身⑴ |
√ |
|
36 |
20 |
56 |
2 |
2 |
2 |
2 |
|
|
|
|
|
|
|
|
2 |
概论⑵ |
√ |
|
40 |
24 |
64 |
|
|
|
|
2 |
2 |
2 |
2 |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 |
|
8 |
8 |
16 |
2学分,1-4学期各4学时 |
4 |
体育 |
√ |
|
0 |
68 |
68 |
2 |
2 |
2 |
2 |
|
|
|
|
|
|
|
|
5 |
大学英语 |
√ |
|
|
|
108 |
3 |
3 |
3 |
3 |
|
|
|
|
|
|
|
|
6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
16 |
32 |
48 |
3 |
3 |
|
|
|
|
|
|
|
|
|
|
7 |
大学语文 |
√ |
|
32 |
0 |
32 |
2 |
2 |
|
|
|
|
|
|
|
|
|
|
8 |
就业指导 |
|
√ |
16 |
0 |
16 |
|
|
|
|
1 |
1 |
|
|
|
|
|
|
9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20 |
0 |
20 |
|
|
1 |
1 |
|
|
|
|
|
|
|
|
10 |
心理学 |
√ |
|
36 |
18 |
54 |
|
|
|
|
3 |
3 |
|
|
|
|
|
|
11 |
教育学 |
√ |
|
36 |
18 |
54 |
|
|
|
|
|
|
3 |
3 |
|
|
|
|
职业能力课 |
12 |
艺术概论 |
√ |
|
25 |
11 |
36 |
|
|
|
|
2 |
2 |
|
|
|
|
|
|
13 |
中国美术史 |
√ |
|
22 |
10 |
32 |
2 |
2 |
|
|
|
|
|
|
|
|
|
|
14 |
西方美术史 |
√ |
|
26 |
10 |
36 |
|
|
2 |
2 |
|
|
|
|
|
|
|
|
15 |
中学美术教学法 |
|
√ |
25 |
11 |
36 |
|
|
|
|
|
|
|
|
2 |
2 |
|
|
16 |
教师技能训练 |
|
√ |
22 |
10 |
32 |
2 |
2 |
|
|
|
|
|
|
|
|
|
|
17 |
素描 |
|
√ |
126 |
294 |
420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
|
|
|
18 |
色彩 |
|
√ |
126 |
294 |
420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
|
|
|
19 |
专业选项课⑶ |
|
√ |
44 |
100 |
144 |
|
|
|
|
|
|
|
|
8 |
8 |
|
|
20 |
国画 |
|
√ |
32 |
76 |
108 |
|
|
|
|
3 |
3 |
3 |
3 |
|
|
|
|
21 |
书法 |
|
√ |
18 |
54 |
72 |
|
|
|
|
4 |
4 |
|
|
|
|
|
|
素质拓展课 |
22 |
基础构成⑷ |
|
√ |
22 |
50 |
72 |
|
|
|
|
|
|
4 |
4 |
|
|
|
|
23 |
摄影 |
|
√ |
11 |
25 |
36 |
|
|
|
|
|
|
2 |
2 |
|
|
|
|
24 |
电脑设计基础 |
|
√ |
10 |
22 |
36 |
|
|
|
|
|
|
|
|
2 |
2 |
|
|
22-24为专业选修课 |
每生要选8学分,共140学时 |
公共选修课 |
三年制每生应选3学分,共54学时。 |
合 计 |
|
|
750 |
1158 |
1908 |
28 |
28 |
22 |
22 |
26 |
26 |
27 |
27 |
12 |
12 |
|
|
备注:⑴“基础”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廉洁修身”合并开设。⑵“概论”是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⑶专业选项课指学生通过大一,大二两年的专业学习,在所学课程中选择一门专业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创作。 ⑷ “基础构成”指“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
七、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应突出产学结合特色,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实践课程体系主要由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实践等组成。
1、基本技能训练
包含素描、色彩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绘画技能知识。
2、职业技能训练
包含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等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美术教师教学技能,使学生适应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职业综合社会实践
主要贯穿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中,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附:综合实践课程安排表
序 号 |
实践项目 |
周 数 |
学 时 |
时间安排 |
实践地点 |
备注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校外 |
校内 |
1 |
入学教育 |
1 |
18 |
√ |
|
|
|
|
|
|
√ |
|
2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1 |
18 |
√ |
|
|
|
|
|
|
√ |
|
3 |
创新创业教育 |
1 |
18 |
|
√ |
|
|
|
|
|
√ |
|
4 |
社会实践 |
2 |
36 |
|
√ |
|
|
|
|
√ |
|
暑假进行 |
5 |
教育见习、实习 |
18 |
324 |
|
|
|
|
|
√ |
√ |
|
|
6 |
专业实训(野外写生) |
3 |
108 |
|
|
|
|
√ |
|
√ |
|
|
7 |
毕业设计(论文)或毕业作业 |
4 |
72 |
|
|
|
|
√ |
|
|
√ |
|
8 |
课内实践时数 |
104 |
1145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134 |
1739 |
|
|
|
|
|
|
|
|
|
八、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学时 |
学分 |
占总学时 百分比 |
备注 |
基本素质课 |
理论课 |
240 |
428 |
33 |
17.1% |
公共必修课 |
实践课 |
188 |
职业能力课 |
理论课 |
466 |
1336 |
76 |
53.40% |
专业必修课 |
实践课 |
870 |
素质拓展课 |
理论课 |
44 |
144 |
8 |
5.8% |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
实践课 |
100 |
综合实践课 |
入学教育 |
18 |
1 |
0.72%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18 |
1 |
0.72% |
|
社会实践 |
36 |
1 |
1.44% |
|
创新创业教育 |
18 |
1 |
0.72% |
|
教育见习、实习\专业实习 |
324\288 |
18\16 |
12.95% |
|
毕业设计(论文)或毕业作业 |
72 |
4 |
2.88% |
|
专业实训(野外写生) |
108 |
6 |
4.1% |
|
合 计 |
2502 |
149 |
100% |
|
注:实践课程总学时为:1752学时,占总学时的 70.02 %。
九、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方案原则上应严格遵照执行,但也应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做适当的调整。